分流思路:“内网”最大化
只有合理的分流才能提升使用体验,对于极速系列商用宽带来说,如何实现分流至关重要。
极速宽带是“内网”与“外网”组合的产品,到用户侧是交换机分出两个网口,对于用户的网关来说就是两个WAN。“内网”就是鹏博士带出口的城域网,带宽大成本低,很多主流互联网应用如P2P下载的迅雷、在线视频中的优酷奇艺等都有镜像在鹏博士“内网”,所以这些应用通过“内网”访问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体验;“外网”则是直接转售的一级运营商的网络资源,一般是电信联通双线BGP,这部分带宽小、成本高,优点是访问鹏博士“内网”中没有的资源(尤其是跨省跨国跨运营商)会有比“内网”更好的体验。
出于平衡用户体验与运营成本的考虑,电信通主推的极速50和极速100采用10M“外网”+40M“内网”和20M“外网”+80M“内网”的组合。
其实鹏博士旗下宽带通、长宽、聚友等品牌的家用宽带产品就是“内网”资源,只不过商用宽带中的“内网”落地不限速,家用宽带落地时有限速罢了。另一个明显不同是“内网”IP为私网地址或不可做业务的公网IP,如果是后者,也不能所有业务都不能做,但有可能会出问题。
在3W之前的测试中抓包发现,具有公网IP的“内网”带宽的80、443端口是可被访问的,但10000-20000端口是被分流的,这会导致SIP语音上线失败。改到“外网”下则一切正常。
明白了极速系列商用宽带的架构,合理的分流方式就显而易见了。经过在3W的实测,建议分流到电信通“内网”的流量包括:
- P2P、在线视频等非关键业务流量
- 目的地址是电信通“内网”的流量
- 非在线业务流量
剩下如SSH、Web、FTP、SIP等关键业务流量,走“外网”是最好的选择。
One thought on “如何将电信通企业极速宽带用到极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