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路由的三大革命(4)

补充和随想

首先给大家道歉,写上一篇的时候状态一般,结构有些乱,有些地方没说清楚。结果就是造成一些误会,比如有朋友在微博上评论:“极路由硬件卖200块,还要靠App挣钱,他们以为自己是苹果嘛?”

这确实冤枉他们了(虽然每个互联网企业肯定都有成为第二个苹果的梦想,但国内显然不具备这片土壤)。前期烧钱、以免费的方式增加用户量、最终靠平台运营挣钱,的确是互联网产品成熟健康的发展模式。但对于任何硬件产品来说,成本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。笔者去年曾经建议极路由团队以99、49甚至免费的方式迅速推广产品,但听创始人简单算了一笔账之后不得不承认,他们烧不起。

IMG_9278

路由器的研发、制造在前期需要大量投入,只有靠逐步提升出货量才能降低成本,慢慢实现盈利。对于极路由这种全新的产品来说,按目前的配置和定价推断,基本可以确定是卖一台赔一台。为什么不一次性下10万台的单?做事总要给自己留余地吧,万一硬件环节出了纰漏,这个初创企业就完了。

其它开源的路子也不是没有,比如最成熟的流量变现。浏览网页插入广告也好,首次访问重定向到导航页也好,404/500插入广告也好,方式多种多样。但这种做法会大幅降低用户体验,广告也很难做到精准投放,极路由团队经过评估,最终未予采用。

极路由的三大革命(3)

商业模式革命

之前两篇讨论了交互体验革命用户导向革命,今天要谈的是极路由三大革命中最后一个部分,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部分——商业模式革命。

从诞生至今,家用路由器的一次性消费模式从未改变过。实体卖场也好,电商也好,和用户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关系。衡量产品成功与否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出货量,某大厂的朋友曾经坦言,在销售高峰来临时,研发人员甚至都会被临时抽调去帮忙“搬箱子”,俨然是种幸福。

除非路由器出现质量问题,否则用户和厂商之间很难再有任何关联。厂商不知道也不关心自己的产品卖给谁,毕竟路由器在进入分销渠道的那一刻起,厂商就完成了资金回笼。用户也不惦记一锤子买卖之后还能有啥惊喜,虽然家用路由的固件也会更新(有时会有小的功能调整),但对用户升级的驱动力真心不大。

title

这种模式成熟且和谐,却很不利于初创团队的发展。在国内巨头们强大的复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面前,初创团队的产品特色越多,就越难摆脱成为“参考设计”的命运。极路由团队显然对此有着深入的认识,于是他们除了把路由器当做互联网产品打造外,又引入了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,希望以此把握住市场先机。

极路由的三大革命(2)

用户导向革命

今天有人发来私信说,看了上一篇文章,觉得极路由在易用性方面确实比市售产品有优势,但绝配不上笔者之前私下说过的“能颠覆家用路由市场格局”的判断。这是个误会,实际上笔者计划写至少三篇,分别从交互、产品和模式的角度来点评分析。等看过全部连载,大家再来看笔者的评价是否言过其实吧。

HiWiFi

上一篇说了极路由的交互体验,今天再来看看产品本身。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一篇中的一句话:“自诞生以来,家用路由器在功能、性能上都有了极大进步,目前已经领先于大部分用户的需求。”至少在功能上,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同质化的情况非常严重。站在工业界的角度看,家用路由器的产品形态已经非常稳定,多少年没有过大的技术革新出现,并且未来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也不大。(笔者倒是真希望网络加速能够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)

那么厂商规划产品、推广产品时就遇到难题了,因为产品总要有独特的卖点。从广告语就能看出很多厂商已经黔驴技穷,千篇一律的“做工精湛、信号强大、性能优越”,其实就是炒冷饭,和用户刚需基本没啥关系。都用的那几钟主流硬件方案,性能、信号强度差异又能有多大?退一步讲,就算真有些许差异,对用户又真的有价值嘛?

但忽悠总得继续,所以现在路由器广告就变得神乎其神,快赶上搜索引擎的医药广告了。要说只是过度包装也就罢了,关键真有些不明真相的用户为了神马“无敌穿墙”之类的噱头买了发射功率超标的产品,长期使用甚至会影响健康。

极路由团队的互联网背景让他们跳出工程师思维,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,于是极路由就成了笔者见过的第一款贴近用户业务的家用路由器。

极路由的三大革命(1)

交互体验革命

一直想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去记录极路由的使用体验,但看过PingWest最近刊登的一篇叫做《致互联网创业者:请别把自己当作典型用户》的文章后,笔者改变了想法,决定还是踏踏实实做第三方观察。

极路由团队推崇极客文化,但并不意味着产品会走曲高和寡的路线。实际上,他们追求的是用极客精神缔造产品,让更多普通用户为之受益。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浮云,那么笔者就先说说第一个能具体落地的体现:交互体验革命。

自诞生以来,家用路由器在功能、性能上都有了极大进步,目前已经领先于大部分用户的需求;但在人机交互层面,却是十几年如一日般的平淡。貌似所有人都接受了“买来路由器——把宽带接到WAN口、电脑接到LAN口——登录到路由器配置页面进行配置——OK上网”的固定流程,上个世纪末我们这么干,今天我们还这么干。

这个流程真的已经成熟到无懈可击了嘛?显然不是。相反,越是持久不变的事物,其矛盾存在和爆发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现实情况是,互联网时代到来了,宽带接入普及了,路由器的配置和维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太难了。

极路由团队就是把解决交互难题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的,他们的一个愿景就是用简单的人性化去取代复杂的技术流,拯救大量的小白用户于水火。而这一切,都从第一次安装配置开始。

1

已完成:极科极客_极路由

2012年的夏末秋初,在中关村e世界写字楼的某个办公室里,笔者第一次见到了仍处于开发阶段的极路由。虽然只是个软件、硬件均很粗糙的原形,却已经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不过当时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段更不靠谱的对话:

“这产品叫什么?”

“还没想好。”

“那你们公司叫什么?”

“还没定……”

“我靠,谁信啊,新名片给一张!”

“真没有啊……”

帝都的秋天总是来得快也去得快,昨天还一身短打奋战在篮球场,今天就只能穿着毛衣烤暖气了。在这个信息越来越多的时代,人能记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,那个无名公司的无名产品,仿佛也随世界末日的噱头一起被淡忘了。

不过,中关村的创业团队终归比玛雅人靠谱些。在这面向雾霾,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极路由,它终于来了。

HiWiFi

点击浏览:极路由的三大革命